引言 — 甚麼是減碳和碳定價?為甚麼可能與我的業務有關?

人類活動引致的溫室氣體增加導致全球暖化,它帶來更多極端天氣事件和引發影響全球各地的氣候變化。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溫室氣體,「減碳」是指為了應對全球暖化而減少碳排放,或轉用低碳至零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電)的努力。
減碳趨勢的日益增強,以及消費者對綠色低碳生活認知的不斷提升,為全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商機,並為全球貿易格局和供應鏈帶來了相應的變化。隨著中國內地和其他主要海外市場致力轉型至低碳經濟,碳市場可望迎來顯著增長。秉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優勢,香港企業,包括中小企業,具備優越條件把握此無限商機,拓展新市場。
「碳定價」是一種為二氧化碳或其他當量溫室氣體排放定價的政策工具,從而為企業和個人減排溫室氣體提供經濟誘因。在公共領域,最為普遍採納的碳定價工具為,就含碳燃料徵收的「碳稅」,以及利用市場機制為排放定價和設定排放量上限的「碳交易體系」,或稱「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了處理企業把生產轉移至排放限制較寬鬆的地區,跨境的碳定價措施正在興起,例如歐洲聯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和英國亦正考慮類似措施。
其他經濟體紛紛推行或計劃碳定價政策,這將增加本港企業,特別是製造商和出口商,的營運成本,並造成額外的合規負擔,從而導致企業或需調整其經營模式。
香港作為地球一份子,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2021年10月發布了《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為四大減碳策略。
發展綠色產業是國際大趨勢,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大關鍵。在2025年3月舉行的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提出推動香港成為碳交易中心的聯名建議。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的國際碳市場(Core Climate)是目前全球唯一以港元及人民幣結算的國際自願碳信用產品交易巿場。香港交易所自2025年1月起分階段實施其環境、社會及管治架構下針對上市公司的新氣候相關披露要求。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2024年10月公布「可持續金融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金管局的願景,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區內可持續金融中心的地位,支持亞洲以至全球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包括四個方面的目標:銀行業邁向淨零排放、投資可持續未來、淨零融資及更具包容性的可持續發展。
政府於2024年12月推出《香港可持續披露路線圖》,就大型公眾責任實體不遲於2028年全面採用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ISSB準則)提供清晰路徑,使香港成為首批將本地準則銜接ISSB準則的司法管轄區。
為持續支持本地綠色金融人才的培訓,由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負責管理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會延長至2028年。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會把位於九龍塘的創新中心建設為領先的綠色科技樞紐 ─ 「GreenTech Hub」,匯聚超過二百間綠色科企。科技園公司將邀請金融及商業機構、大學、工商業支援機構等成為進駐企業的伙伴,提供人才培訓、測試及應用場景、商業配對等支援。
海事處向達國際減碳排放標準船舶提供現金獎勵。政府將為用於加注的綠色甲醇提供稅務豁免,同時落實《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助力香港成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
為支持國際及本地航空界減碳,機場管理局正積極推展在香港國際機場應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措施。
為推動綠色和可持續物流發展,運輸及物流局公布《物流業ESG發展路線圖》,供本港物流中小企業遵循,以達致國際上就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要求,從而提升香港物流業的競爭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的地位。
參考資料/相關連結
- 機電工程署
- 能源審核與碳審計
- 香港節能網
- 香港可再生能源網
- 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
- 自願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網站
- 環境及生態局
- 碳審計
- 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網站
- 環境保護署
- 環境管理工具
- 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
- 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
- 管制即棄膠餐具
- 技術備忘錄
- 2025至26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 (2025 年2月)
- 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2023 年10月)
- 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 (2024 年10月)
- 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 (2024 年11月)
- 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 (2021 年6月)
- 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 (2024 年12月)
- 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 (2021 年10月)
- 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 (2021 年3月)
- 物流業ESG發展路線圖 (2025 年6月)
- 香港可持續披露路線圖 ﹕目標.核證.實現 (2024 年12月)
-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 (2021 年2月)
- 資料摘要 “選定地方協助工業界應對碳定價所帶來挑戰的支援措施” (2023 年4月) 由立法會秘書處擬備
CMA檢定中心
建造業議會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
香港交易所
香港總商會「Green360」
香港綠色機構認證
香港專業審核師學會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香港品質保證局
香港貿易發展局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可持續金融行動計劃 (2024 年10月)
香港交易所公布全球碳市場的發展與香港市場的機遇 (2023 年1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全國碳市場信息網
European Commission
Department for Energy Security & Net Zero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Secretariat of Singapor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World Bank Group 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Dash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