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企业的支援

政府资助计划

人工智能资助计划
Cyberport
目的

为支援香港人工智能生态圈的发展,《 2024-25 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拨款 30 亿元,推行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包括资助合资格用户善用数码港超算中心算力,以便有效善用超算中心的算力使用,并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多突破。

详情

资助额

最高可达服务定价^的七成*

*视乎个别个案的独特性及对本地人工智能创新和应用的重大影响等,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委员会可考虑特殊及例外的个案获得不超过定价九成的资助额。

^请按參閱詳情。

评审准则

申请将经过审核过程,并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项目能否配合本港创科及人工智能发展的需要 (25%)

  1. 技术创新,在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或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先进性的独特性。
  2. 对香港创新及科技#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的贡献(例如新方法论、战略目标等)。
  3. 潜在的经济和/或社会影响与利益。
  4. 企业、政府、大学和初创企业间的合作和生态系统建设(如有)。

项目所需的算力需求是否合理及具备详细理据 (20%)

基于所提项目的性质、模型複杂度、训练数据集大小、批量大小、精确度、推理与训练等,对所申请的算力和时长的理由,以展示所需的算力是:

  1. 必要且合理的
  2. 根据AI模型和数据集的大小,将运算能力公平分配给项目
  3. 提出了合理的工作计划以有效利用算力

申请人及其团队在技术及财政方面的能力、往绩及各项相关因素 (25%)

  1. 申请人及团队的技术专业知识、资格和团队结构(例如团队成员的履历等)。
  2. 申请人及团队的财务实力/健康状况,以及资金来源/可用性/可持续性(例如财务报表、资金证明等)。
  3. 申请人及团队的过往记录、市场声誉或学术影响力以及其他特质(例如发表论文、产品目录、奖项等)。

项目的可行性、预期成果及项目对社会的影响 (30%)

  1. 成功达到预期的研发成果的概率(例如过去的研发项目、项目计划、研究方法论、风险评估、合作伙伴、市场分析等)。
  2. 项目的预期成果和可行性(例如具体目标、产品/解决方案、专利、出版物、时间表和里程碑等)。
  3. 项目的预期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例如独特的方法论、市场增长、长期社会效益、就业创造等)。

#例如项目是否可推动《创科蓝图》提出的策略产业或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前沿科技领域发展。

申请资格及要求
  • 本地院校包括八所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院校及根据《专上学院条例》(第 320 章)注册的自资本地学位颁授院校等。
  • 研发机构包括香港各公营研发中心#、InnoHK 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的研发中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等。
  • 政府决策局及部门
  • 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须符合以下资格 -
  1. 根据《公司条例》在过去七年内成立,而其办事处之一(总部或区域办事处)或主要业务运作或主要管理层或领导团队位于香港;
  2. 从事人工智能项目,如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微调、应用已开发的模型和模型推理;以及
  3. 雇员总人数(包括在香港、内地及海外的办事处)少于 250 人。

    包括数码港及香港科技园公司的培育公司和毕业生、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及产学研1+计划下的初创企业等。
  • 重点企业,即对香港具战略重要性的本地企业,包括《创新及科技蓝图》所提出的策略产业或国家「 十四 五 」规划提出的前沿技术领域所列行业,如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金融科技、先进制造和新能源技术行业等,而该行业的项目可以为香港的研发和人工智能创新做出贡献。 对于那些非本地企业,应承诺在香港开展业务并聘用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以推动本地人工智 能生态系统的发展,或符合委员会和政府所同意的其他符合条件。

# 政府现时共设有五所公营研发中心,包括汽车科技研发中心、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获指定为信息及通讯技术研发中心的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

申请程序

本计划全年接受申请。申请人应将所需文件以电邮形式递交至 aiss_application@cyberport.hk

执行机构
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
2025-09-19